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天文地理 >名胜古迹> 太湖天下秀

太湖天下秀

更新时间:2010-03-17 15:23:12

“平湖万碧顷,峰影水面浮”是人们对“湖中有湖,山外有山”的太湖的赞誉。大约在一百万年前,太湖还是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图。人们赞美太湖既有湖的温柔,又有海的豪迈,它以“势吞日月,波涌天地”的气魄,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2425平方公里。太湖的水不深但浩森,山不高但绿秀,具有苍茫古朴、清幽秀雅的特点。洞庭西山是太湖最大的岛,登临西山之巅的缥缈峰,“吴中山水”尽收眼底,尤其是晨曦看日出,傍晚观日落,霞光水影,交相辉映,极为迷人。四周“茫茫复茫茫,中有山青苍”,远处点点渔帆,空中飞鸟盘旋,“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都是诗”,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龙洞山的林屋洞,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被誉为“天下第九洞”。与洞庭西山一水之隔的洞庭东山,花繁果茂,素有“花果山”的称誉。傍临太湖,借洞庭山水自然景色而建的席家花园,颇有诗情画意。席家花园前的“柳毅井”,传为东山名泉,“旱涝无盈涸,风摇亦不浊”,因神话故事柳毅传书而得名。

位于湖畔充山半岛西端的鼋头渚,因半岛徐徐向太湖伸展,三面环水,状若鼋头而得名。鼋头渚是观赏太湖的理想之地,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赞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确,这里春夏秋冬景色迥异,阴晴雨雾意境不同,早中晚各具风韵,依山傍水,可听太湖涛声,观湖中帆影,怀吴越古情。漫步湖边,可见奇石错列,犹如云横天际,惊涛拍岸,看不尽粗犷豪放的天然景色,建于半山的澄澜堂有一幅对联,道出了这里的景致:“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云飞画栋,雨卷珠帘,此间风景胜洪都。”(洪都指江西南昌)意思是说,在此看太湖比在南昌腾王阁看鄱阳湖还要美。马迹,指太湖之滨马迹山,民间称马山,因山上巨石上留有4个马蹄印,相传系神马所踏,而得名。马迹山,古名夫椒山。史载,赵王勾践施计射杀了吴王阖闾,吴王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可忘记越国杀父之仇。夫差潜心准备 3年,欲报越国之仇。越王勾践不顾范蠡劝阻,前去讨伐吴国。结果被吴王夫差大败于夫椒山。从此,勾践含辱称臣,卧薪尝胆。

蠡湖与太湖水道相通,是湖中之湖,它以“旷老逸谈雪月烟雨”取胜,相传是春秋战国时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湖上之处,并由此得名。蠡湖景色秀美,加以人工点缀,堪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媲美。占有蠡湖一角之地的蠡园,临湖而建,以水饰景,是江南著名园林之一。蠡园中间部分是千姿百态的太湖石和大黄石堆砌而成的曲径假山,并摹拟云层的变幻,忽上忽下,左盘右旋,忽明忽暗,大有身入迷宫之惑。东南部是千步长廊,尽头有三孔石桥与湖心亭与湖中凝春塔相连。西北部以鱼池为主体,环湖长堤似一条玉带,将一方方鱼池系在一起,栩栩如生,酷似十二生肖的太湖石排列其间,各踞一方的四季亭分别植有春梅、夹竹桃、桂花和腊梅,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蠡园天青水秀,景色绮丽,在远山近水的衬托下,风光更加明媚。

太湖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它具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与杭州西湖相比,太湖具有更大的气魄。湖滨丘陵起伏,湖山相映,园林点缀,令人陶醉,素有“太湖天下秀”的美誉。太湖沿岸多古迹,尤以春秋战国吴越古迹最多。 民间传说丰富多彩,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的故事遍布太湖。以湖光山色为主体,融自然景观与悠久文化历史为一体的太湖风景区,无疑具有更大的魅力。

太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河网调蓄量大,水位比较稳定,利于灌溉和航运。富饶的江南水乡太湖平原地跨江、浙两省,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地肥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太湖银鱼闻名遐迩,是上等的佳肴,它与梅鲚、白虾共称“太湖三宝”。沿湖盛产水稻、小麦,植桑养蚕,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太湖特产碧螺春是我国有名的绿茶,其中以洞庭东、西两山所产的最佳。太湖还以产太湖石而闻名,它是我国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饰品。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