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作文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融合不易

融合不易

当融合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人人都在大力宣扬的时候,我不禁想问:融合,有那么简单?难道已是人人都明白了“融合”故而已经要进入“全民融合”的时代了?恐怕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若是将左手抓一把,右手抓一把,掺在一起揉一下便认为是融合,那就太简单、太危险了,这是一种破坏。

那么比起融合是难是易的问题,我更想问:融合,有那么好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亦是否定的。就从中国自身来看,古时候儒家文化席卷东亚,带去华夏文明,可同时也破坏了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根性;近代中国被动地被卷入全球化进程,成为全球意义中真正的一部分的同时,又有多少文化经典被毁呢?那么若假设这些事情没发生,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这个答案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不允许假设。在我看来,全球各国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即被一头披着“融合”羊皮的狼吞噬了一些独属于本国的文化瑰宝。

可是,这并非“融合”自身之过,而是“融合”推动者之责,因为他们忘了一条真理:有“容”乃“融”,先“和”后“合”。

容乃融之本,和为合之君。这里说的“容”乃是指一种可以同时容纳新旧文化的胸怀,不同于旧意义上的容纳,此处倡导的是一种接触后接受、再相应地进行消化的过程,如同身体中各种激素对应各种器官,而非“快刀斩乱麻”般一刀斩下去便完事儿了。这里指的“和”乃是一种能在分清利弊对错后,再从容接受,坦然面对的气魄,而不是那种任对错有无,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掩耳盗铃式的随意。

说到这里,便又想起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在“容”与“和”的基础上,用拿来主义作为手段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融合不易。融合应是不同文化冲击后的新创造与新突破,而并非“一加一等于二”式的常规过程。常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化的多元构成了世界化的一元,可基础必须是保留着民族化的独立特性后才能构成世界化的雄伟统一。

故而融合应用“容”来接受,用“和”来面对,在选择性拿来后进行创造,可又不能因此而使被融合者的特性消失。

融合不易,任重道远。

标签: 融合 不易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