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动物植物 >生物工程> 霉形体

霉形体

更新时间:2010-03-17 15:16:59

霉形体曾译为支原体。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原核型的最小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污水、土壤、矿石、植物、昆虫、人畜体内外。有些是腐生性的,但许多是人畜和植物的病原体。

霉形体没有细胞壁,因而形态多种多样,有球形的、丝状的和分枝状的。它们体积很小,如球状的直径只有0.2~0.3微米,比细菌要小。由于没有细胞壁,形体柔软、能变细,故能通过细菌滤器。此外,它对青霉素具有抵抗性,故一度被认为是病毒,但它不仅能在活的组织细胞体内繁殖,也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繁殖,体内含有两种核酸,以二分裂法或芽生方式进行繁殖,对其它抗生素敏感,故又有别于病毒。

对霉形体的研究最初是从探讨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开始的。早在1700年就发现牛的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而且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病毒。直到1898年,才由 nocard等人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分离成功,因其生物性状较为特殊,称胸膜肺炎微生物。其后许多学者又从广泛的宿主如人类、羊、猪、犬、狗、家禽、昆虫及污水、土、植物中分离到相似的微生物,它们有的虽不引起胸膜肺炎病变,但在形态、培养特性等方面与其相似,乃统称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直 到1956年爱德伍德(Ed-vard)和弗兰德(Freundt)提出霉形体这一命名和新的分类体系,从而取代了类胸膜肺炎微生物,而得到了国际细菌学命名委员会批准,才正式确定。

霉形体营寄生生活,部分营腐生生活。营寄生生活的致病性较弱,若是单纯性感染时常常症状轻微或无临床表现,当其受到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或病毒等)的继发性感染或受到外界因素的不良作用下,就发挥致病作用,引起疾病,其所引起的疾病特点是潜伏期长,常常呈慢性经过和地方流行。病原性霉形体常定居于各种动物的呼吸道、泌尿道、乳腺、消化道、眼等结粘膜表面,并对胸腺、腹膜、关节滑液囊的间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亲和力强。致病性霉形体所感染的宿主范围极窄,多具有种的特异性。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