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演讲致辞>会议发言>在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小说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读了朱建平同学的小说研讨作品《自行车》,小说围绕一张自行车凭券购的故事展开,小说研讨作品《山鸡掠过树梢》写了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下,兽医被迫医人的故事,读完两篇作品,使我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作品深刻的揭示了70 年代农村的苦难生活,写出了主人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用平淡的、通俗化的语言写出了农村底层生活无奈与妥协,小说接地气,是源于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熟知,从自己熟悉的人身边寻找素材和灵感,最终确定以农村底层生活作为小说题材,以身边的人和事为中心,从平凡中寻找不平凡,反映了70年代中农村的悲苦生活,这样的作品能引起共鸣,有一种亲切感。

但读完两篇小说,我有几个建议:

一、初读两篇小说时感到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琐碎,描写的过程有时过于详细,如为了买自行车,陶招贵一家养猪、卖猪,猪跳下悬崖,陶招贵也跟着跳下去,摔死的过程,缺乏文字镜头的跳跃感。衔接有时过于紧密,如与父亲相处的情节中,举手投足完全按照人物的顺序来,如果可以在文字中转换镜头感,也许会更有感觉。

二、对人物出场铺垫不够,如:张金凤拍着手上的灰尘,急乎乎地跑出门,人物出场没对人进行铺垫也没有对人物进行描写。

三、两篇文章中陶招贵的摔死和小梅的难产面而死,小说情节也过于密集,情节转折过于急了些,有点想要急于结尾的意味。

四、两篇小说都是以悲剧结尾,这样的文章看了让人心里感到忧伤,读完给人以沉重感,悲怆感,如果作者经常这样写,就会形成一种套路,就是把与主人公非常相关的人写死,这样的套路写多了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当然,这是我对两篇小说的肤浅感受,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建平和同学们谅解,最后以老师点评的为准。

最后引用我喜爱的罗伯特麦基《故事》中的一句话送给建平和同学们:坚持笔耕,一行接一行,一页续一页,一刻接一刻,把你不断学习的东西,逐渐掌握成你与生俱来的天资,克服自己的恐惧,敢于面对拒绝、嘲笑和失败,只要你在这条精美而意义深长的求索之路一直走下去,刻意研究、大胆写作,那么,你的舞蹈定会震惊世界。

拓展阅读:小说研讨发言

张弛

没有什么理论修养,所以也谈不上研讨,只能看作是对几位同学作品看过之后的一点粗浅印象。或者说是读后感。

胡杰同学擅长的是纪实文学,小说是这两年才开始学着写的。读了胡杰同学的短篇小说《重庆表姐》、《梅姐》之后。感到他经过这么多年的文字上的锻炼,语言还是很过关的。是文学化的语言。小说要塑造人物形象,而不是仅仅讲一个故事,这个意识也是有的。这两个短篇都着意于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重庆表姐》,人物形象还是比较鲜活可感的,读了之后能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并且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也寄予了一定的评价,从这种评价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性中丑恶面、或者说阴暗面的某种批判,进而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美善所寄予的某种隐含着的期待。相比之下,《梅姐》这个短篇就显得弱了一些。虽然也通过对梅姐的个人遭际勾画出了梅姐的某些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把这个人物基本描绘出来了。但在这个人物身上,看不出作者要寄予些什么。换句话说,这个人物形象虽然基本上勾画出来了,但不具备什么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作者只是客观地叙述了梅姐的不幸生活,和她身上的某些性格特点,比如对于婚姻生活、对于男人的那种既渴望又怕吃亏的心理状态。但从这种描述中,读者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人艰难追求幸福的那种精神,因此提炼不出过多的审美价值。而结尾处,对梅姐性饥渴的那种过度直白的描写,也降低了作品的审美品位。

可以看出,胡杰同学是具备写小说的良好基础的,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勤奋地写下去。在更多的实践中,锻炼塑造人物形象、结构故事情节,提炼主题、深化思想等小说的各种审美追求。最终达到小说创作的更高境界。

李阳同学的作品看了两篇。但她的小说写了不少,甚至还有长篇小说,很勤奋。这是她能够提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感觉李阳同学的语言基本上是过关的,但在小说创作的其他方面,比如选材、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十字街头》这篇小说中,我感到叙述的基本功还行,在表达作者的情感方面也还行。但这篇小说是一个串珠式的结构,就是通过一个有心写作的人到一条街上的采访,接触这样那样的人,带出了对几个市井小人物的速写。所以整篇小说显得很散,根本原因在于那个以他的视角来观察的人,与被观察对象之间,仅仅就是一个观察和被观察的关系,小说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由于没有矛盾冲突,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能够贯穿始终、统摄全篇的故事,也就没有塑造人物形象的机会。因此这篇小说显得既缺乏故事性,也没有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偷情》这篇小说比之上篇略好了一些,它有了一个核心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偷情".但仍然在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一个短篇小说里,作者的注意力似乎老是两代人的偷情故事之间游移不定,而这两代人的偷情故事之间又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这样一来,读者读这篇小说就无法聚焦了。就有两条并行的线,但互相之间又缺乏勾联。这是这篇小说的最大问题。其次的问题就是,这些偷情故事写得流于一般,缺乏新意。关于生活、关于社会也提炼不出什么更深的意义来。看不出这些个偷情,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正因此这些不足,使得这篇小说没有塑出鲜活的、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因为李阳的小说没有全读,不好过多评价。但相信在她对小说的热情的推动之下,当会越写越好。此后当注重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结构的处理,主题的升化等问题。

张弛的小说看了几篇,总体印象相对比较成熟。小说语言、人物形象塑造、构造故事等几方面还可以。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张弛的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消极,多描写小人物的失败、无奈和挣扎等。很多小说看不到什么亮色,终其全篇,没有什么希望,也没有什么温暖的感觉。尤其是《扔掉的累赘》:小说描写篮球健将孙红蕾在计划经济时代退役,因为红旗机械厂厂长酷爱打篮球,而被特召进机械厂当了一名四季清闲的库管员。主要任务就是陪王厂长打篮球。在浑浑噩噩的大锅饭生涯中,孙红蕾越长越胖,而且毫无一技之长。当残酷的市场经济来临,工厂倒闭,孙红蕾下岗踏入社会谋求生存时,才发现自己空有一身肥肉竟无一丝足以谋生的本领。最后不得不给一家美容美体中心当了一名丢人现眼的所谓"减肥模特",天天把自己肥胖臃肿的丑态展览给富人们看,以刺激他们的减肥决心,引领他们的减肥意志。不但受尽屈辱,而且为了减肥达标,像动物一样被美体中心当作肆意折磨的实验品。而他的丈夫,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吃大锅饭时,也是一幅浑浑噩噩、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下岗之后,则偷鸡摸狗,尽想出些撬开闲置的商品房对外出租之类的歪点子。纵观孙红蕾的一生,就是前半生拚命长肉,后半生拚命减肥,仿佛掉入一个荒诞的怪圈。进入竞争残酷的市场经济社会,她和丈夫为了生存,把尊严、道德甚至最起码的体面统统当作累赘扔得一干二净。

故事虽然颇为精彩,但这里面看不到一点人生的积极意义。使人感到生活还有希望和亮光的地方。虽然,结尾处描写赵乏干拿着从偷情富婆处讹来的钱准备开杂货铺,孙红蕾虽然没有减肥达标,没有挣上那笔当减肥模特的酬劳,但她也基本恢复了过去篮球健将的身材。看起来更有竞争力了。但这一点光明尾巴并不能掩盖作品整体灰暗消极的情绪。

二、张弛的小说有时有过度阐释的问题。有种仿佛生怕读者不明白,因而过度地、重复地进行描写,显得语言罗嗦。要么就是在得意之处不懂得节制,从而在某些情节片段流连忘返,或对某些次要人物兴致盎然地进行细致的描绘,使节奏停滞拖沓,或者人物形象塑造上出现喧宾夺主等毛病。要么就是在一篇小说中试图塞入的东西太多。例如《旷野之子》这篇小说,又想写桑德江的成长经历,又想写他与伍颖男之间艰难曲折的爱情,又想写他们对身边庸俗人物和生活的排斥,和对纯粹精神生活的追求。为了表现桑德对纯洁精神生活的追求,中间夹杂了大量的对大自然的描写。整体上看起来就显得线索纷乱、枝杈繁多,主题就被混淆其中,难以分辨了。

三、张弛的小说不太注重形式上的创新。比如为了叙述的方便,总是选择全知全能的视角,很少用第一人称写作。这样的作品多了,就表现出一种单调性,缺乏变化。又比如,经常采用在开头先讲一个精彩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又往往与主体部分并无什么关系。作用类似于传统评话小说里的"得胜头回",目的是先把读者吸引住再说。但这种办法用多了就会表现出一种单调性。总之,形式上的创新思考得较少。

聂耶是个年轻的作家,他的小说基本功还是不错。往往用较小的篇幅来刻画出一个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语言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有的小说构思奇巧,揭示出深刻主题。例如《老狗阿旺》,以狗的视角来写人,写出人为谋利而把狗填到滚滚车轮之下,以狗命为代价完成其卑劣的敲诈勒索伎俩,以狗的无知和天真,越发反衬出人心的卑劣和险恶。而这种阴毒伎俩在某些乡村竟蔚然成风,以致成为乡民谋生、谋财的普遍性手段。这就揭示出当下拜金主义对乡村淳厚传统道德的严重侵蚀,写出了当下世道人心的一个侧面。

当然,有的短篇所写人物或故事就有些流于平常,如《乡村警事》等篇什,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聂耶需要下功夫的是小说格局的拓展。在人物形象塑造、结构更为复杂、跌荡起伏的故事,对广阔社会生活的描摩,主题的升华和提炼等方面更下些功夫。这些功夫都跟人的人生阅历有很大关系,好在聂耶还很年轻,还经历很多人生的历练。只要坚持努力,将来必会写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朱建平也是一个比较勤奋的作家。近些年发表了不少小说。就看过的来说,基本功也是到位的。语言,叙述一个故事的能力等等都不成问题。但有时感到作品的质量还不很稳定。有的篇什不错,有的就显得明显弱一些。例如《秋风引》这篇小说感觉就比较弱。叙述的重点不突出,到底要表现主人公的什么,不大清楚。选择素材也比较陈旧。整个文章也没有找到一个核心的矛盾冲突,因此结构不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塑造不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而《摇一摇》这篇小说就好得多,有一个很明确的故事。就是贫穷的光棍汉要找对象的故事。他能找到对象吗?他能成功吗?这就成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成了促使读者不断读下去的基本要素。而且因为触及到一个非常驻普遍的问题,引起了一种当下弱势群体的普遍情感,因此这个小说的共鸣度就会比较高。小说也始终紧贴着人物的情感来构造故事情节,因此人物的情感还是比较打动人的。语言在质朴的叙述之中不乏打动人心之处。不足之处是小说结尾为了出奇制胜,而写得有些牵强。表现出作者刻意雕凿的痕迹。

上述作者只能坚持努力下去,我觉得都会在创作上有所收获的。祝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