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学科新知 >医学百科> 医院史话

医院史话

更新时间:2010-03-17 15:02:01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医院的萌芽。之后,便陆续有了“疾馆”、“病坊”等医疗机构。

据汉书记载,公元2年左右,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刘衔遂下令在地方建造房屋,里面放置药品,并配置医生,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在100多年后的公元162年,汉中郎将皇甫规在军中置办医药,把生病的士卒集中到一起给予治疗,这个机构称为“庵庐”,实际上就是野战医院。

到了隋唐五代,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有相应管理制度的医院已初步形成。如在唐代武宗年间,丞相李德裕就积极倡导成立医院,并建议将庙宇改成病坊。各州县还举乡里有声望的人来做“病坊”的主持。

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宋朝在医院建设上出现了一个大发展的新局面。例如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县一级都没有医官。严格了管理制度,从病分室,强化了病房管理。与医院建设息息相关的医学教育、药政管理、各种医书的编修、出版也十分兴旺。

据史载,在宋理宗宝庆年间,“医院”作为疗疾机构的名称,已逐渐出现。现保存在苏州的宋朝石刻《平江图》中,就有一古式房屋图样,上镂“医院”二字。宋人陈耆卿的《安养院记》载:“安养院在州(苏州)钤厅后,旧名医院,宝庆中改今名。”这是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实证可考的最早出现“医院”这一名称。

明、清两代出现的“太医院”,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职别,其作用主要为皇室以及卫生管理机构服务。至于下属的医院,仍称“病坊”。有趣的是,清代的医院改变了男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乳母、女使等职称,其作用可能与现代医院的护士长、护士相似。而医院还称“病坊”,门诊部则称“卖药所”或“和剂局”。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