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动物植物 >海洋生物> 话说横行介士

话说横行介士

更新时间:2010-03-17 15:17:43

河蟹的体形,俯视近六边形,身体扁平宽阔。背面一般呈墨绿色,腹面为灰白色。由于进化演变,其头部和胸部已愈合在一起,合称为头胸部。腹部退化折贴于头胸部之下,5对胸足伸展于头胸部两侧,左右对称。整个身躯由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组成,各有附肢一对。河蟹身体的主要部分头胸部背面有一背甲,俗称蟹壳。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许多区,这些区域与内脏相应,分胃、心、肠、肝、腮5个区。背甲前缘正中为额部,额前有4个齿突,又称额齿。左右前缘各有4个锐齿,又称侧齿或侧刺。两侧有一对有柄的复眼,其眼柄活动范围较大,有时可以直立,让复眼露出外面,有时则横卧在眼窝内。复眼内侧有两对触角,起感觉平衡之功能。头胸部的 腹面为腹甲所包被,胸甲通常呈灰白色,四周生出绒毛,腹甲也叫胸板,中间有一凹陷的腹甲沟。河蟹的口器在头胸部腹面,由一对大颚,两对小颚和3对颚足自内向外依次层叠组成,好像是6道屏门,食物必须通过这6道门才进入食道。河蟹的5对胸足,第一对特别强大称为螯足,功能为摄食和抗敌;第二至第四对为步足,功能为步行;最后一对较扁平,前后缘长有刚毛,便于游泳。

河蟹的腹部俗称蟹脐,已经退化成一层薄片,弯向前下方,紧贴在头胸部之下。腹部的形状,在幼蟹阶段,无论雌雄均为狭长形,在成长过程中,雄蟹形状不变仍为狭长形,雌蟹则渐渐变成圆形,所以人们习惯把雄蟹的腹部称为尖脐。雌蟹的腹部为圆脐,这是区别蟹性别最显著、简便的标志。河蟹腹肢已退化,雄蟹仅有2对,变成交接器,雌蟹4对,附着在腹部的第2~ 5节上,各生有刚毛,内肢可附着卵粒。

河蟹的生活方式很独特。它喜欢在水质清晰,阳光透彻,水草丰盛的湖泊中栖息,在江河、湖泊、塘库、稻田周围的泥岸或泥滩上掘穴而居。蟹穴常位于水面之下,若在潮涨潮落的河川里,蟹穴则位于高低水位之间,蟹穴多呈扁圆管状,洞口直径与穴道直径一致,大小与蟹体相当。洞穴只有一个出口,底端不与外界相通,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保持洞穴有一定的湿度。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具有掘穴居住的习性,一方面可以躲避敌害生物的侵袭,另一方面可以潜伏洞穴越冬。

河蟹喜欢吃死鱼、烂虾、腐败的动物尸体及螺、蚌、昆虫及其幼虫、动物内脏等等。在食物丰富的夏季夜晚,它们个个酷食饱餮,一夜可以连续捕捉好几只螺类,有时也攻击青蛙和蝌蚪。在一般情况下,河蟹获得植物性食物要比动物性食物容易得多。蟹胃中植物性食物也常占主要部分,多为一些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如浮萍、丝状藻、苦草(俗称毛鱼草)、菱、藕、水稻、茭白等。人工饲养情况下,河蟹还食茄科植物、大部分禾木科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河蟹是杂食性动物,虽然偏喜动物性食物,但在食物的比重上又以植物性为主。

河蟹的第一对触觉上,具有一种专司嗅觉的感觉毛,借此可鉴别食物。它的取食靠一对螯足,借助第一、二对步足协助送到口边,由第三对颚足递至大颚,通过大颚将食物切断或磨碎,再经食道送入胃中。

食量大,消化力强又是河蟹的一大特点。饱食后多余的营养物质贮藏在肝脏中,这就是人们所喜食的“蟹黄”。蟹黄越大,贮藏的养料越多,体质也最肥满强壮;反之,河蟹的忍饥能力也很强,在缺食的情况下,一星期,甚至一个月不进食也不致饿死。此外河蟹的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当水温在10℃以上时,河蟹的摄食强度较大,其胃常呈饱满或半饱满状态;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河蟹的代谢能力很低,在穴中蛰伏越冬,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因此在河蟹暂养或亲蟹培育期间,我们掌握这一生理特点就可以节省饵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河蟹除了贪食和有较强的忍饥能力外,还有残忍好斗的另一天性。一条死鱼或一只死虾,常招来多只河蟹争夺,即使死了一只“同伴”,也常被抢食一空,受伤的蟹,包括“软壳蟹”,只要有破损,都是争食的对象,尤其在交配产卵的产所,为了争夺一只雌蟹,会有数只雄蟹凶猛格斗,经久不息。在食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饥饿了的抱卵蟹也常自取腹部的卵充饥。所以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大量的河蟹群集在一起,抢食现象会更严重,养殖者就要根据河蟹的这一习性,投饵一定要全池投喂,投均匀,不要集中在一起,尤其投喂动物性饲料更要注意。

河蟹的步足结构十分特别,决定了它的横行的爬行方式。河蟹的4对步足伸展于身体的左右两旁,由于每只步足的关节都只能向下弯,且“十个指头有长短”,所以河蟹的横行总是稍向前斜,前进途中如遇阻碍,它可通过变化两侧步足的运动方式而改变行动的方向。

自卫和进攻是河蟹的本能,在同类中经常因为抢居洞穴,争夺食物而相互厮斗。或肢臂被夹咬,或被异类侵害危及到性命的时候,它就施用一种十分巧妙的“丢卒保车”逃逸方法,“丢足保躯”自动切断受机械损伤或强烈刺激的任何一步足而迅速逃命,河蟹这种自动切除机体受损部分以防御敌害的本领,生物学上称之为“自切”或“自割”。河蟹残肢的切除是有一定部位的,折断点总是在附肢基节与座关节之间的折断处,这里有特殊的构造,既可防止流血,又可以从这里再生新足。

白天,河蟹经常躲在阴暗的地方或洞穴里,晚上或在微光之下才出来活动。在气温适宜的时候,它的活动比较频繁,当气温降低时,河蟹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下降,活动也就减少了。到了冬季,常潜伏在洞穴里,呈休眠、半休眠状态,春天气温回升后,再开始活动。到了秋天,河蟹最为活跃,因为这时是它们的繁殖盛期,河蟹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江河、湖塘、水库、稻田中度过的。人们也常在淡水河、湖中见到螃蟹,所以往往以为河蟹是终生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动物。其实,河蟹是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当它在淡水中生长二秋龄,即达到性成熟的年龄时,“有缘千里来相会”,雌雄蟹就回到河口附近的老家(浅海区域)去交配抱卵。每年12月到翌年3月是河蟹交配产卵的盛期。在江浙沿海地区,河蟹每年从“寒露”到“立冬”期间,顺着江河而入海,在那里交配,产卵、孵化,并让其孵化出来的苗过度到它的幼体阶段。宋朝傅肱的《蟹谱》记载“蟹至秋冬之交即自江顺流而归诸海……”“嗜欲已足,舍陂港而之江海”。精辟地指出河蟹生殖洄游的规律。河蟹到海水中繁殖后,幼蟹再从浅海迁回到内陆江河的淡水中摄食生长,直至成熟。这就是河蟹的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

从秋初到冬初,河蟹离开原来栖居场所,陆续沿江河迁向河口。它们向河口移动的过程中,渔民就乘机捕捉,在渔业生产上就是一年一度的蟹讯。河蟹经过长途跋涉,到“寒露”前后,还要蜕一次壳。蜕壳前,体形较小,甲壳略带黄色,人们称为“黄蟹”;蜕壳以后,个体显著增大,甲壳略呈墨绿色,称为“绿蟹”。绿蟹就标志着河蟹已进入性成熟时期。组成河蟹生殖洄游大军的,基本是绿蟹,只有少部分黄蟹也参加洄游队伍,并且在洄游过程中蜕壳变为绿蟹。

民间谚语说“西风响,蟹脚痒”“西风响,蟹下洋”“西风响,返故乡”。我国河蟹生殖洄游时间为每年的9~12月份,北方早于南方。长江流域的江浙一带,“蟹汛”高峰期在霜降前后。立冬时节,内河湖泊中的河蟹开始蛰伏越冬,蟹汛基本结束,所以古谚又有“蟹立冬,影无踪”之说。

河蟹通常在咸淡水中进行产卵交配。在淡水和海水交界处有一条较明显分辨的分界线,在靠近这条分界线以内的咸淡水地区便是它们的产卵场所。这条分界线随着当年降雨量的大小而移动。河蟹是雌雄异体,进入交配地区前,多数个体的甲壳已经硬化,交配前,雄性追逐雌性,进行“调情”。当雄蟹以强有力的大螯钳住雌蟹的步足,长时间在一起“拥抱”后,发情的雌 蟹自动打开腹部,暴露出胸板上的一对生殖孔,雄蟹也趁势打开腹部,并将腹部按在雌蟹腹的内侧,使雌蟹腹暂不能闭合,同时,雄蟹的一对交接器的末端就紧紧贴在雌孔上输精,雄蟹精荚经阴茎和交接器输入雌蟹的蟹孔,贮在纳精囊中,直到和卵结合。整个过程约数分钟到1小时左右完成。在水温

10℃左右时,交配后的雌蟹经十多个小时开始产卵,产出的卵粒在腹部的附肢上,这种蟹又叫“抱卵蟹”。抱卵量随着个体大小而有差异。河蟹的繁殖力很强,这也是保持种族延续的一种适应性。

变态发育是河蟹幼体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每次的变态和增长都要经过蜕皮,因此,蜕皮是生长变态的标志。河蟹的整个幼体期分?状幼体、大眼幼体和幼蟹三个阶段。由于河蟹的?状幼体期是在胚胎内渡过的,正常情况下出膜的就是?状幼体,这是因为刚孵化出来的幼体形状很小,与水?很相似,故此得名。

?状幼体经5次蜕皮后变成大眼幼体。大眼幼体有更强的溯水性和趋光性,对淡水水流特别敏感,随着潮汐的推动,逆水上游,大量汇集于河口附近的淡水区域,形成蟹苗汛,一般6月份达到高潮,这时是大量捕捞蟹苗,运回内陆湖泊、河道、稻田放养的大好时机。

大眼幼体为杂食性,能游善爬,可用大螯捕捉食物,食性较广。大眼幼体约需10天左右时间经过一次蜕皮以后即变成幼蟹。幼蟹已具备成蟹的形态,有5对胸足,已可掘穴栖居。但额缘及侧缘还很不像成蟹。幼蟹约隔5天蜕皮一次,个体也随之不断长大,经过5~6次蜕皮后长成成蟹的外形,以后再经过多次蜕皮才长成成蟹。

河蟹的一生是短暂的,它的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它的生殖一结束,也就是它的生命的终止。因此,河蟹的寿命与它的性成熟有关,第二年受精卵孵化后即死去;第二、三*成熟的,到第三、四年死亡。大部分的河蟹寿命只有两周岁。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