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作文 > 体裁作文 > 叙事 > 仰望方孝孺

仰望方孝孺

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却死在了南京,也葬在了南京。

他是一粒种子,读书的种子。小时候就聪明灵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被称之为“小韩子。”韩子就是韩愈,唐宋时期的大文豪。小小年纪的方孝孺就被这样的美赞,可见其才学。15岁时,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及长承学于当时明朝的开过文臣之首宋濂。深受器重。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不招人喜欢能?东阁大学士吴沉,太祖朱元璋这些大人物都是提携过方孝孺的。

洪武十五年,吴沉推荐方孝孺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前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朱元璋很是满意,于是赐宴方孝孺。在宴会上太祖有意使人欹斜几具想试试他的为人。孝孺正之而后坐。太祖喜欢他的举止端庄,学识渊博,想要他日后辅佐子孙,厚礼遣其回乡。在而后的十年中,孝孺一心一意的居家创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名篇。他31岁时家里出了些事情牵连到他。官府压其至京问罪。太祖无意中看到孝孺的名字,特命释放。之后的官路也是越走越顺,提携他的大人物也是层出不穷。

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继位,召方孝孺入京,官位一年坐的比一年高,后来凡遇国家大事,就命孝孺坐前批答。建文帝的心腹分别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位儒学家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

我想,要不是后来的削藩失败,孝孺也许会安安稳稳的活着,他的仕途之路也会一路太阳高照下去。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建文帝性格内向、仁慈,重文轻武。在当时的朝廷之上很少有真正会带兵打仗的武将。你看,他既担心藩王势力大,威胁到自已的朝政,又不敢也不忍心对叔父们赶尽杀绝。这不削藩还好,这一削藩啊,先暂且不说失败了,最恐怖的是把阎王惹火了!人家燕王本来日子过的好好的,也不比你朱允炆差,两人又是叔侄关系,本可以相安无事的,可这突如其来的削藩就把燕王惹急了。我不动你,你为什么要来动我?于是以牙还牙,发动了靖难之役,上面说过了建文帝性格过于儒弱,身边有没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武将,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靖难之役就给朱棣弄成了。

朱棣夺得皇位后,本想杀了方孝孺的。可是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的独墅湖总是就死绝了。朱棣答应了他。

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夜夜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强迫他来见自已,不料他方孝孺竟然穿丧父当庭大哭。声撤电庭,朱棣要方孝孺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不理,径自大哭。明成祖也继位感动,走下殿来同他说:“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当时明成祖已是极给面子,不料他方孝孺一定是要弄个鱼死网破在甘心。在诏书上龙飞凤舞飞书疾笔写下:“燕贼篡位。”数字,掷地云:“死即死耳,诏不可草。”又是一阵哭骂。朱棣终于被惹怒了。恨恨道:”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朱棣气急败坏,讨厌方孝孺的嘴硬。命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气的脸都绿了,尖声高叫:“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把他关到监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当面凌迟而死。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最后被腰斩。据说腰斩后,孝孺还能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十二个半“篡”字后才断气。是真是假无从得知,只是知道他在死前作绝命诗一首: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终,朱棣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都因此遭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当着方孝孺的面凌迟而死。

孝孺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如此抗节不屈。我时常想问他:“正学先生,你悔吗?”我想孝孺定会淡笑着回答我说:“士为知己者死。”

再想想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能如孝孺这样一般才华洋溢,刚正不阿?我不想用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大学者的话来评价孝孺。孝孺只是坚持自已,就如同我们坚持自已的信仰一样,他把建文帝当作信仰。这一场闹剧里没有孰对孰错,孰赢孰败。只有谁坚持下来了,谁才是大赢家。

绚丽的雨花石,娇嫩的花朵,挺拔的香樟树,园林深处一清俊公子浅淡走过,留下一阵余音,士为知己者死……

标签: 仰望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