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地铁达人"自编世博版《轨交词典》

"地铁达人"自编世博版《轨交词典》

“短驳”、“接驳”、“通道换乘”、“十字换乘”……这些上海市民都不一定很明白的“轨交术语”,想必会让外地游客摸不着头脑。日前,在轨道交通俱乐部论坛上发布的一本世博版《上海轨道交通词典》,将各种地铁词汇编撰成册,加以专业的注解。而它的作者,是在上海某高中任教的“地铁达人”王老师。

剪不断的“地铁情结”

昨天,记者采访到了网名为Cap-puccino的王老师。他告诉记者,自编《词典》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那从小的“地铁情结”。“说来也奇怪,我搬过两次家,但每一次刚住进新居不久,附近总会建起一座地铁车站——从威海路到竹园新村,再到金桥路;从2号线再到6号线。”在很多上海人眼中需要特意去找的所谓“轨交房”,他却认为是那么自然,“或许,这就是一种缘分吧”。

“那是1993年,1号线刚刚开通的时候,我才10岁”,忆起17年前的往事,王老师表示仍然历历在目,“这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我记得去‘尝鲜’的时候,1号线还处于观光阶段,只有一列车,在徐家汇和人民广场来回折返,感觉非常新鲜。”

之后,无论上学还是工作,坐地铁就成了他的第一选择,“读大学在闵行,虽然郊区坐公交不一定比坐地铁慢,而且当中还有换乘的问题,但我还是坚持坐地铁5号线。”王老师说。在嘉定的一所中学工作不久,11号线随之开通。于是,这条线便成为王老师和同事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词典》信息为世博预留

说到编撰《词典》的目的,王老师表示,有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希望可以推向市场,帮助外地和外国游客在世博期间,更好、更方便地乘坐轨道交通;同时也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希望和有同样爱好的网友分享。”

据王老师介绍,他的《词典》有多个亮点。首先,《词典》中的信息是预留到世博期间的,比较超前。例如在“换乘方式”的解释中,作者将10号线的换乘信息也包括在内,并细心地将各种不同换乘方式的车站进行了排序。

其次,与第一版相比,新版的《词典》中增加了许多作者亲自用手机拍的照片和一些例句,使得词条解释图文并茂,更加直观和实用。例如“侧式站台”、“安全线”、“屏蔽门”等大多数词条的解释,都是王老师利用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将专业术语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表达。而像“大交路”、“小交路”等比较专业的用词,作者在例句中把主要的线路都列了出来。最后,词典还增加了“新词语”的板块,将“储值票”、“明珠线”、“修复段”等收入书中,给“地铁迷”怀旧的空间,这也是对17年来上海轨交走过不平凡岁月的一种见证。

建议发放导乘手册

17年来,上海编织出了一幅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今年世博会,将有12条线路投入运营,真的像童话一样。”王老师笑着对记者说。

“上海每新建一条线路,我都会第一时间去体验。说不清楚为什么,可能就是一种痴迷吧”,王老师告诉记者,在网上,像他这样热切关心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市民被称之为“METROFANS”(地铁迷),“我身边有很多METRO FANS,时刻关注着地铁发展的动向。我的级数其实还不算高。”

正因为如此,王老师对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网友的思路有时候其实是很发散的,会提出很多或许管理方都没有想到的好点子,所以希望地铁运营方面能经常来论坛上看看。”

对于世博期间的轨道交通运营,王老师建议说:有关部门可以为外地、外国游客多发放导乘手册,方便他们乘坐。在轨交站点内外,可多配备一些工作人员、志愿者,热心解答外地、外国游客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陌生感。王老师还希望有关部门对客流进行尽可能科学预测,“尽量不要采取‘封站’这种对乘客影响较大的措施,如果确实必须,应该用公交车运送乘客。而且,公交站点和轨交站点不能相隔太远,发车频率要高,确保乘客顺利出行。”

对这本《词典》,不少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将它发行推广,让世博期间来上海的游客们受益。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