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科学知识 >趣味科学知识> 古庙乔迁之喜

古庙乔迁之喜

更新时间:2010-03-17 15:47:05

埃及古庙乔迁之喜

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尼罗河则是这一文明的摇篮,河两岸,古代文明的遗迹星罗棋布。努比亚地区的22座古庙,更被称为古代艺术的宝库。

可是,数千年来,由于尼罗河水常年泛滥以及自然风化,努比亚地区的神庙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自1962年修建第一座阿斯旺水坝,以及随后这个大坝两次加高以后,这些古迹中的一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已被淹没。60年代初期,埃及人民在阿斯旺修建了另一道高坝,水坝以南形成了一个大人工潮,这些古迹更岌岌可危了。

为了抢救这些珍贵的文物,埃及政府和人民作出了长期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国家也纷纷给予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的援助。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多个考古专业队,曾对这一地区的古迹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具体方案。1972年,神庙的迁移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卡拉布沙神庙的迁移,是整个工程的序幕。这座庙比较小,仅用了1600多块石头就把原来的庙迁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一工程是带有试验性质的,它的成功证明,把这些古神庙迁移到安全地方是切实可行的。

菲莱岛上神群群的迁移是整个迁移计划的主要部分,这些神庙建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其中最大的是艾兹斯主神庙,长122米,宽70米,是古代埃及艺术的珍品。在神庙的石壁上雕刻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反映古埃及人民生产、社交和娱乐活动和神话故事的图案,以及神态各异的飞禽走兽,雕像神态逼真,工艺十分精湛。

为了抢救这组神庙,埃及政府决定将大庙迁移至阿吉勒基亚岛上。

动工之初,先在菲莱岛周围将3000多根17米长的铁桩打入水底,再把铁板将岛团团围住,筑起一道临时性的护堤,把里面的水抽干,把庙群以至全岛拍摄下来。接着把周围数万立方米的砂石清除掉,把被淤泥埋没的部分冲洗干净。然后再进行肢解切割,共切割成37362块。其中各种石雕柱子就有100多根。这里还不包括从水底捞起来的900多块石头。每块石头重半吨至12吨,总重约5000吨。石头上有艺术价值很高的雕刻。为了不至在搬迁过程中发生差错,每块石头上都编有号码,标上印记,注明它们原先所在的部位。再把它们运到新址按原样重新装起来。经过5年努力,原来在菲荣岛上的神庙群现在已全部迁移至阿吉亚勒基岛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阿布辛贝尔神庙离阿斯旺280千米,这里有努比亚地区最大的建筑即阿布辛贝尔大小神庙。这两座庙都建于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约公元前1317-1251年)。大庙高33米,长60米,正面是4尊高达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这两座庙是在尼罗河谷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整个庙宇浑然一体。神庙的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浮雕和壁画,工艺精湛,巧夺天工。搬迁时首先要把石壁分割开,而石壁的质地是很松脆的,稍不留神就可能把古建筑毁坏,因此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细致的工作,而且整个工程都要靠手工操作。庙宇被切割成 1041块,每块 13-30吨。运到新址后还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组装起来。现在,当你走进这新庙时就会发现,搬迁工作确实做得十分完美,简直连一点接缝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阿玛达神庙长22米,宽9米,高4.68米。虽然它是座小庙,迁移规模也不大,但这项迁移工程在技术上有其独到之处。工程师们不是把它切割成小块,而是在它的周围加上两道铁箍,把它慢慢连根拔起,再在它的底部加上钢筋水泥的梁,然后连梁托起放到11辆大平板车上。这11辆车分驶在三股铁道上,一点一点向新址方向移动,短短2600米路程,整整走了3个月,迁移工程才告完成。

努比亚地区古庙的整个迁移工程,从开始准备到正式完工,前后经历了将近20年。工程的胜利完成,使稀世的文物珍宝得到安全保护,重新焕发夺目的光彩,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

古庙乔迁之喜,充分显示了埃及人民的勇气和智慧。正如这些古代文物的创造是世所罕见一样,这次大规模的迁移工程从许多方面来说也是举世无双的。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