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军事知识 >中国军事人物> 邓小平

邓小平

更新时间:2010-03-17 15:45:43

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和领导者邓小平

邓小平(1904年?1997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也是战功卓著的军事家。他于1904年 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协兴场牌坊村。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旅欧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底赴苏联入中山大学,1926年底回国。1927年春被派往冯玉祥的国民联军中做政治工作,任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处长。后调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曾参加“八七”会议。1927年底至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 6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南宁领导广西党的工作。 12月,同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和政委。 1930年 2月,同李明瑞、俞作豫等发动龙州起义,建立第八军,兼任政委。同时领导创建左右江苏区。10月,同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部离开右江苏区,转战于广西、贵州、湖南、广东边境地区。1931年 2月按前委决定到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 8月到中央苏区,在中共地方组织担任领导工作。1933年,在任江西会昌、寻邬、安远三县中心县委书记时,从实际出发,发表了有利于反“围剿”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意见,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被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错误地批判并被撤职。后调红军总政治部任秘书长,不久主编《红星报》。1934年底,在长征途中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 1月,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 1月,任第一二九师政委,同师长刘伯承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游击战的方针,确定立足太行山区,依托山区向平原发展。1938年春,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挫败日军对晋东南的进攻,创建晋冀豫根据地。 7月到冀南,指导整顿抗日武装,建设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挖沟破路改造地形,以增加日军“扫荡”的困难,推进平原游击战,巩固冀南抗日根据地。 1939年底,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邓小平坚持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同制造摩擦的国民党军将领多次进行谈判。 1940年 3月,同刘伯承指挥部队歼灭进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为反击日军的囚笼政策, 1940年 4?8月,同刘伯承领导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日军控制的交通线上广泛开展破袭战。 8月,同刘伯承指挥部队参加由八路军总部发动和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为改变日军在华北推行“总力战”和“治安强化运动”所造成的抗日根据地被严重蚕食的情况,强调以武装斗争为核心,面向敌占区和交通线,敌进我进,全面对政。同刘伯承一起指导部队实行主力地方化,大量组织武装工作队,渗入敌占区,瓦解敌军,争取群众,建立隐蔽游击区,挫败日军对根据地的蚕食和多次残酷“扫荡”。1942年 5月,赴中条山检查指导工作,推动了该区的对敌斗争。 9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领导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和生产救灾,渡过抗日战

争最困难的阶段。1943年10月任北方局代理书记,领导部队整训和根据地建设,组织对日伪军的连续攻势作战,不断扩大解放区。1945年 6月,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晋冀鲁豫军区政委。同刘伯承奉命指挥部队率先反击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进攻, 9月,发起上党战役,全歼侵入解放区的阎锡山部13个师。然后挥师东向,命令主要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保证集中优势兵力,于10月下旬实施邯郸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军,争取高树勋率新八军战场起义,挫败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企图,取得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和组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随后加紧练兵备战,于1946年 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同刘伯承率主力在陇海路两侧进行大踏步进退的运动战,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九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后来的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1947年 6月,奉命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十二万余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调动、迷惑敌人,然后实行中央突破,疾速南下,摆脱敌军二十多个旅的前堵后追,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行动和西面的陈(赓)谢(富治)集团、东面的陈(毅)粟(裕)集团相继挺进中原,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进人大别山区后,在无后方依托、深入敌腹地的情况下,邓小平激励部队发扬为革命全局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英勇歼敌,严守纪律,发动群众,克服困难,重建大别山根据地。11月底,当蒋介石调集33个旅向大别山进行轮番“进剿”时,他率大部主力坚持内线斗争,主力部队化整为零,采取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的方针,将敌人牵到外线,以小部队牵制敌人的大部,以大部寻机歼灭敌之小部,保障刘伯承率主力一部回渡淮河,完成战略再展开。1948年 3月,同刘伯承率主力出大别山区,与陈粟野战军、陈谢集团会师中原,继续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大量歼敌,扩大中原解放区,使国民党军进一步陷入战略被动地位。 5月,他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粟裕、潭震林一起指挥中原野战军(后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同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决战。11月15日,与刘伯承、陈毅率部攻占宿县,切断徐州和蚌埠两地国民党军的联系,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随后同刘伯承等率中原野战军主力迎击由豫南北上准备接应徐州之敌的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经23昼夜激战,将该敌歼灭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地区,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淮海战役共歼灭敌56个师,55万余人。1949年 3月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 4月,与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其他领导人一起,继续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长江下游发起渡江战役,攻占南京、上海,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11月,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与刘伯承率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执行中央军委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方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的配合下,歼灭国民党军 94万人,解放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四省, 1950年 2月,任西南军区政委,同贺龙等采取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相结合的方针,在两年内剿灭大量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10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联合发布进军西藏的动员令,19日,解放军占领昌都,对西藏的和平解放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1952年调中央,任副总理。 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59年任中央军委常委。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遭错误的批判和打击,失去一切职务。1973年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毛泽东称誉他“人才难得”,由毛泽东建议,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他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明确提出整顿军队首先要整顿领导班子,改变机构臃肿、领导软弱无力和纪律松散的状况。在此期间,同当时拥有很大权力的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 1976年再度遭诬陷而被撤销一切职务。

1977年 7月,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 8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军委副主席。随后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 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1977年主持军委工作后,重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奋斗目标,强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走富国强兵的道路。要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官兵的政治、军事素质。按照精兵、合成的原则改变军队“三三制”的编制为集团军体制。提出裁减军队员额。要求干部实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根据未来作战的特点和中国国情,进一步明确和充实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基本内容。加强军事院校建设和军事学术研究,重视干部训练和实兵演习,提倡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积极促进国防科学研究和军事工业生产,加速装备现代化,全面提高部队在现代条件

下的作战能力。

从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张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1997年 2月19

日在北京病逝。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邓小平文选》。

标签: 邓小平

邓小平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