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动物植物 >海洋生物> 水陆两栖话养蛙

水陆两栖话养蛙

更新时间:2010-03-17 15:17:39

人工养蛙最早的是海岛台湾,1942年就有人从日本引进中蛙试养。当初是野外放养,由于经验不足等,不能很好延续。50年代再次引种,通过几十年反复努力,现已成为规模养殖,并从生产到加工形成一种产业。大陆的牛蛙饲养最早在1956年,由归国华侨带入,先后在福建、云南、广东等地试养;

1959年又有个别单位引种,1961年正式引进有计划地试养,1962年又从古巴大批引种。但后来都未形成饲养规模,最终停止。大部分地方逐渐绝迹。

1982年在湖南汉寿县大南湖发现当时引种的少量种源,后经有关部门进行人工繁殖,推广养殖,以后便很快在全国掀起养蛙热潮。随着牛蛙养殖不断普及,棘胸蛙、虎纹蛙、中国林蛙等本地品种也相继开始养殖。1987年,广东肇庆市又从国外引进了原产北美洲的沼泽绿蛙(即俗称美国青蛙),目前这一大型食用蛙种的养殖也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

蛙的身体又分头、颈、躯干和四肢4部分。头部宽大、颈不明显;双眼外突,具有上眼睑和能活动的下眼睑,以及半透明的瞬膜,以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眼后有一个圆形的鼓膜,能感受空气中的声波,具有听觉能力,以适应陆地生活,一对外鼻孔位于吻端,通过内鼻孔与口腔相通,具嗅觉和呼吸功能。蛙口上颌缘生细牙齿,舌后端分叉或不分叉,能自由迅速地伸出,捕捉活动的食物非常敏捷、灵活。蛙的前肢4指,指间无蹼;后肢粗壮,较前肢强大有力,5~6趾,趾间有蹼。既适应弹跳,又可在水中游泳。

比起鱼类,蛙的皮肤光滑无鳞,表皮层下含有大量的粘液腺,以防止皮肤干燥和体外水分的过量浸入。真皮下的色素细胞,受外界刺激和本身生理状况的影响,其形态的变化可引起体色改变。皮肤色素变化,既可防止紫外线伤害,又可使之与环境相近似,便于隐匿和逃避敌害。不同的蛙,其肤色,斑纹各异。

由于蛙的皮肤粘液腺的分泌物,以及皮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在经常保持湿润的状态下适于气体交换而有辅助的呼吸作用。皮肤呼吸时伴随着经常的水分蒸发,使蛙的体温比环境温度可低10℃左右。

水域附近荫凉、潮湿的环境,是蛙的栖息场所。蛙类是变温动物,生性怕冷,但耐寒能力却很强,冬季水温降至12℃以下,则挖穴而眠,或潜入水底的泥土中静止不动,除冬眠以外,水温过高,蛙类也会潜伏在荫凉的地方不食不动,产生夏眠。

蝌蚪在水中生活,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为饵料。蝌蚪变态为幼蛙后,食性也发生根本的转变,均以活的动物性饵料为食。在饵料不足 的情况下,大蛙也会吞食小蛙。

蛙是雌雄异体动物,其生殖、发育和变态一般都在水中进行。产卵季节从4月可延续到8、9月间,主要水温要求在18℃以上。产卵数量一般在5000粒至30000粒左右。蛙卵孵化最适水温为24~29℃,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