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科全书 >学科新知 >历史新知> 桓温传讲了什么内容 桓温北伐成功了吗

桓温传讲了什么内容 桓温北伐成功了吗

更新时间:2021-07-22 09:15:16

桓温传桓温,东晋年间杰出的军事将领、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为晋明帝的女婿,因出兵伐蜀剿灭成汉而一举得名,后来又三次出兵北伐。《 桓温传

桓温,东晋年间杰出的军事将领、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为晋明帝的女婿,因出兵伐蜀剿灭成汉而一举得名,后来又三次出兵北伐。《东晋桓温传》出自晋书,讲述的是桓温的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桓温,字元子,安徽怀远龙亢人,其父为宣城太守桓彝,原本为北方士族,西晋末年,由于天下大乱而南迁,其父深得晋元帝的信任扶摇直上,在朝中名望很高,曾协助明帝平定王敦谋反。在桓温还未满一周岁的时候,太原名臣温峤看到他就表示这个孩子骨骼惊奇,便试试看他的啼哭,听到声音后连连称赞长大后定是个英豪。也正是因为有了温峤的赞赏,其父便给他起名叫桓温。

桓温生性豪迈高洁,十分有气概,且样貌伟岸,与他年龄相仿的刘惔认为他是稍逊于孙权、司马懿的人才。328年,其父在苏峻叛乱中被害,此时桓温年仅十六,便枕着兵器而睡、眼流血泪,发誓定要报仇。至18岁时,参与杀父的江播去世,桓温借吊丧之名杀江家三子,终报父仇,由此令世人称叹。

桓温长大成人以后,被选为南康长公主的驸马,成为晋明帝的女婿,承袭父爵位,逐步登上仕途,成帝元年时他23岁任琅琊太守,逐步升至徐州刺史。此后,桓温逐渐在朝中大展抱负,先是镇守荆州,为日后专权打下基础;之后桓温伐蜀得胜更是声名大振;最后由于三次北伐告败,遂没能篡取帝位。

桓温死前欲得九锡未能如愿,谥宣武,其子桓玄继爵位后建桓楚,追为楚宣武皇。

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即东晋年间,由将领桓温发动的三次北伐十六国的战役,分别出兵于354年、356年及369年,但唯有第二次战争成功收复了洛阳,其余均以退兵告败,并没有收获过大的成效。

当时东晋朝廷刚刚平定了苏峻叛乱,暂时稳定下来,不料北方却大乱。赵国大将趁君主去世便称帝建魏,冉魏又被前燕所灭,苻健建立前秦,东晋朝廷趁北方动乱派殷浩北征,失败后,由桓温领兵出征。

第一次北伐,桓温的军队来势汹汹,屡屡大败秦军,苻健誓死抵抗仍未能敌,多个郡县前来归降,受到桓温的安抚。此时桓温没有听从薛珍的意见直攻长安,在与秦军保持对峙的过程中被苻健击败,前秦抢先一步收割稻粮使晋军缺粮,更遇追兵被逼得退军,第一次北伐告败。

第二次北伐,北面叛乱,桓温起兵江陵直逼许昌洛阳,遇姚襄抵抗,桓温亲自披甲监战,结阵前攻,大败姚襄,收降周成及三千多家平民,修复黄陵,第二次北伐胜利。

第三次北伐,桓温名声大增扶摇直上,前燕发动战事,桓温野心勃勃欲登帝位于是再次北伐,领军出燕。晋军至兖州时,不顾郗超对汴水影响运渡的担忧,执意开凿河道行军;进入黄河以后,不顾郗超的劝阻坚决逆流而行;郗超建议直击燕都邺城或守河道控制运输储粮,且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不可拖到秋天,桓温均不采纳。晋军大败燕军后,燕军向秦军求助,得援兵开始反击,晋军战事不利又缺粮于是大乱阵脚,最终被两面夹击而告败。

桓温的三次北伐,使其在朝中威望极高,但由于战败使其未能篡位成功,北伐战争也未再继续,此后前秦渐渐崛起。

桓温是怎样的人

桓温,东晋年间杰出的军事将领、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为晋明帝的女婿,镇守荆州,出兵伐蜀,三次北征,晚年一度专权而未能篡取帝位,他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桓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桓温在仕途上的成功绝对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的驸马,他确确实实有真才实干,无论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他都具备,剿灭成汉,收复徐州、豫州,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因此可以说他最后能得到权倾朝野、一手掌权的地位都是他自己打拼下来的。

然而他在历史上的争议性,主要在于他晚期显露出来的篡权异心,桓温野心勃勃,晚年废帝专权,欲求九锡而得皇位,一度威势极盛,连东晋时期地位十分显赫的谢安见他都俯首遥拜,甚至以君臣名义相称,可见他当时在朝中的地位。

桓温为人极具才能,小小年纪便英气俱现,十六岁时便报杀父之仇,此后在多场战役上大显身手,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不过桓温为人也有些过于自负、主观以及急功近利,在北伐战争中就因屡屡无视郗超等人的建议而最终告败。

桓温说过一句极为经典的话,“既然不能流芳百世,不如就遗臭万年!”可见他在政治上确有篡权野心,不过最终未成而死,没有像他的儿子桓玄那样造成大的结果,桓温还是个行事相对慎重的,且算是个“篡位嫌疑人”吧。

最新更新
精品分类

大作文网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大作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闽ICP备18026954号-2